當內科治療沒辦法減輕膝關節炎的疼痛時,醫生一般會推薦病人去做關節鏡灌洗或清創手術。在美國每年大約有65萬人接受這種手術,約有半數的病人表示,動了手術後疼痛會減輕,但是醫生也不確定手術是怎麼起到療效的,因為沒有証據証明關節鏡手術能治癒骨關節炎,或是減緩骨關節炎的發病。
為了証明關節鏡手術確實有治療關節炎的效果,美國德克薩斯州貝勒醫學院的醫生和醫學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研究,他們找了180位膝關節炎病人,把他們隨機分成
三組,一組病人接受關節鏡清創手術,另一組接受關節鏡灌洗手術,還有一組接受的是安慰型的手術,怎麼說呢,就是在皮膚上切個口子,但沒有進行關節鏡手術。
這些病人只知道自己要做關節鏡手術,但是不曉得自己接受的是哪一種。手術後的兩年內,研究人員多次對這三組病人做客觀的評估,發現他們的復原情況都沒有明顯的差別,也就是說真的關節鏡手術和假的安慰型手術,帶給病人的療效幾乎是一樣的。
這種假手術,和醫藥界一般說的安慰劑是一樣的,有許許多多的科學實驗都發現,用糖片或其他食物做成的假藥片,對許多疾病都能起到治療的作用。實驗中的病人都不知道
自己吃的其實是糖做的安慰劑,他們都以為正在服用一種對他們的病很有效的藥,都相信吃了這種藥病情就會改善,在實驗過程中,研究人員發現,安慰劑治好了很
多疑難病,像是癌症、哮喘、前列腺肥大、更年期失調症狀等等。
為什麼安慰劑也能治病呢?安慰劑效應的出現,實際上是點出了心靈思想不可思議的力量。過去我們認為人的意念是精神層面的東西,但是在臨床上卻發現精神作用不只可以使病情向良好的方面轉變,有時候則會使病情加重。例如,一些患者在健康檢查中如果發現了事先毫無知覺的嚴重病情,比如說癌症,他的健康狀況就會急轉直下,甚至導致迅速死亡。其實人會得病是七分精神三分病,如果我們對病充滿了恐懼及憂慮,即使吃再多的藥、看再多的名醫都不見得會好;相反的,如果我們能樂觀的去承受病,有信心自己一定會好起來,那麼只吃安慰劑說不定就能起到治好病的作用。
記者追蹤大解密:
這篇報導被許多醫生認為不太可能,懷疑是一篇謠言,因為你怎能相信有種手術是假的,且動完假手術還能把患者治癒?因此記者進行深入追蹤調查,為了追查謠言的真實性,記者訪問了新北市聯合醫院副院長楊長彬醫師,楊醫師表示,有聽過安慰手術的相關消息,但是這個爭議非常大,因此國內不可能執行這樣的安慰手術。楊長彬副院長強調,目前醫師所進行的手術,都是讓病患可以更健康,所以病患不需要擔心。
而記者特地詢問了醫療改革基金會的看法,醫改會表
示,目前沒有聽說這個安慰手術的說法,但是目前台灣也沒有聽說醫師去進行這種安慰手術,只是醫改會提醒民眾,動手術之前,一定要確定這次的手術是否有其必
要性,甚至可以多問一位醫師的看法再決定。至於安慰手術的事情,醫改會認為還是要以民眾的觀點為主,重點是病患可以得到好的醫療照護。
而為了證實這個消息是否屬實,記者去查證是否有這篇論文的存在,結果發現到的確有這篇論文,而且是刊登在醫學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,標題名為(A
Controlled Trial of Arthroscopic Surgery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
Knee)。這份論文是由一群博士所研究完成,以醫學博士J. Bruce
Moseley為首,特地針對一組膝蓋病痛的病患進行模擬手術的實驗,進行一個「假手術」,也就是上述原文中的「安慰手術」,但不告訴病患是進行假手術,
然後評估病患在一年、兩年後的恢復狀況,最後沒想到是模擬手術的病患跟正常手術的病患,恢復的情況差不多。因此該論文認為我們應該好好思考這項手術,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執行。
美國廣播公司(ABC)也針對這項研究進行了追蹤,報導標題為(Knee
Surgery No Better Than Placebo),訪問了醫學博士J. Bruce
Moseley,發現超過兩年的病人仍然沒有任何異狀,甚至不敢相信他根本沒有進行膝關節鏡手術,原本病人無法正常行走,但是在「安慰手術」之後,竟然可
以行走,甚至可以打籃球,令病患十分驚訝。
擔任美國FDA關節免疫委員會的,葛瑞博士(Gary
Firestein)認為,疼痛對我們身體原本就有很大的緩解效果,而這項研究藉由疼痛讓病患相信自己已經動了手術,就一定會好,產生了更強的安慰劑效果。但是也有醫師認為這違反醫學倫理而大加撻伐。事實上,早在1981年就有研究小組就發現,針對梅尼爾氏症治療的手術,也有安慰劑效應的存在,不管有沒有動手術,只要病患相信有動過手術,就跟一般動手術的效果是一樣的。
經過記者的查證與訪問之後,發現到原本這一則被認為是謠言的文章,是確實存在的實驗,而且的確有真人真事。但是安慰手術在醫學上,仍是一項頗有爭議的概念,
同時也是一個新的思維,反映出我們人體的自我療癒能力,是非常強大的力量,至於該怎麼利用,就需要更多的科學家與醫師投入研究。